輪胎雙雄正新 (2105) 、建大 (2106) 受惠於近日主要原料天然橡膠進入採收期,使報價逐漸回歸正常水準,建大昨(5)日開盤後爆量直奔漲停板,正新股價更沿五日線上攻,有機會挑戰84.60元的波段新高水準。法人表示,天然膠報價可望於大量供給增加後下跌,再加上新台幣持續走強,有利於拉大價差,此外,由於中國大陸新車銷售穩健增加,對於車胎需求缺口也持續擴大,具有規模經濟優勢的正新、建大以及南港 (2101) 以及華豐 (2109) 將一舉拉高產能利用率、積極擴產以因應市場需求。
天然橡膠進入採收期 周報價修正7.7%回歸正常水準
法人表示,隨著天然橡膠進入採收期,海南、雲南、東南亞產區已全面開割,天氣情況平均為多雲或陣雨,市場供應量可望穩步增加。上周泰國煙片膠離岸報價修正每公噸約6000美元的高點,回歸早先的正常水準,為每噸5600美元,周跌幅達7.1%。法人指出,新膠供給增加後舒緩原料市場壓力,再加上原油價格跌至兩週低點每桶報109.24美元,有機會使天然膠報價再度下探,此外,新台幣持續走強,也有助於業者第2季毛利率的提升。
法人表示,輪胎廠業者在第1季面對龐大的原料成本上升壓力,主要由於五大原料中的天然橡膠、合成橡膠、尼龍廉布、鋼絲、碳黑產生價格波動,而今年第1季原料成本變化以天然橡膠最劇烈,漲幅達17.5%。
新售車、售後維修市場需求缺口尚未填補 輪胎廠積極擴產能
法人表示,新興國家經濟成長帶動汽車產業快速發展,輪胎需求缺口持續擴大,除了轎車胎、機車胎,自行車胎三大應用產品,售後維修的市場也十分可觀,去年中國大陸新車銷售總量約1805萬輛,今年預估將成長至2000萬輛,再加上售後維修市場的需求,輪胎市場的成長十分可觀,因此建大、正新正積極拉高產能以因應市場需求。
正新部分,其於中國大陸市占率達到10%,於全球業者排名位居第10,產品項目中,汽車胎占營收比重為65%、自行車胎占15%、機車胎占12%,去年自結合併營收已突破千億元,達1011.72億元,年成長19.7%,法人表示,今年營收在新廠挹注貢獻後可望再創新高。該公司增加55億元資本支出以擴產能,今年資本支出將拉高至200億元,雲林斗六廠、重慶廠、廈門廠以及漳州等四座新廠產能3年內可望開出,屆時,年產能可上看5832萬條。
建大部分,法人指出,該公司今年第1季稅後淨利18.74億元,EPS3.02元,獲利表現刷新單季紀錄,且今年規劃100億元購入土地、建廠,雲林廠部分最快第3季轎車胎產能可開出,規畫日產能1.2-1.8萬條,重慶新廠第3季投產加上漳州廠最快今年年底可完工投產,屆時,年產能上看2280萬條。
此外,正新隨國際輪胎大廠住友橡膠工業、普利司通(Bridgestone)調整產品平均銷售價格(ASP)並開發低價替代性原料,以及8、9月新廠產能可望開出,皆可挹注該公司成長動能,且該公司今年規劃要達到雙位數的年成長目標,營收目標設定在330億元。
南港、華豐部分,南港4月起調漲輪胎售價8%,4月合併營收繼3月後,再度站上14億元,更刷新歷史新高,達14.5億元,年增26.42%,且持續調整產品結構;華豐產品主打耐磨,並與日本住友工業持續展開合作,彰化廠、平和廠、花壇廠產能穩健,且為搶攻大卡車車胎市場,擴大花壇廠產線,蘇州子公司華豐橡膠與橡膠(中國)有限公司展開合作,貸與金額達新台幣1000萬元,更與全球輪胎排名第11、14、16陸杭州中策橡膠、山東三角集團、山東玲瓏橡膠等業者發展策略聯盟。
本文轉自鉅亨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