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機油的種類:
礦物油:
礦物基礎油 (來自原油提煉產生的)其主要成份為碳氫化合物,礦物油品的化學分子結構較為脆弱,其低溫流動性,高溫抗氧化性,揮發性,及黏度指數…..等之特性較合成油為差,但足以勝任在一般之駕駛情況。
半合成油:
為礦物油和合成油做一定比例的添加所調製出的基礎油 + 多種添加劑所製成。此種機油有優於礦物油之穩定的化學分子,將兩種不同基礎油的特性截長補短,讓機油更具實際效益。
全合成油:
合成基礎油 (以酯類或合成碳氫化合物經化學反應後所生產之合成複合油)+多種添加劑所製成。具有抗氧化、低溫流動性佳、高黏度指數、低揮發性、及高溫穩定等特性。即使是駕車習慣激烈或引擎負荷高的情況下, 依然能夠發揮最佳效用。
常常油們一拜建議全合成沒有順順騎半合就吃的開!


跑長途,如果油「過熱」,潤滑性保護性都會下降,這種狀態下的機油會沒辦法發揮機油該有的功用;就像你拿普通植物油來炸食物一樣,炸沒多久油就劣化了,應該要用耐炸的油才對。


我從不用10W-40的,以機車的強制空冷來看,30km以上油就容易過熱了,假日出遊隨便也超過30km。


長途可以用10W-60、5W-50、10W-50、15W-50(相對價格10W-60一般較高, 15W-50一般較低)


10W-60、5W-50通常是全合成油,15W-50跟10W-50全合、半合都有。 同樣號數的全合跟半合、也會有不同的表現。


全合成油性能比較好,「低黏度、高耐熱」的油只有全合成做的出來,但這種全合成油不便宜,且劣化時間可能提早,例如:5W-50的油會比10W-50更輕快、且同樣耐熱,但5W-50也可能較貴、較早劣化、劣化後性能下降更快。


全合成油不一定都是高耐熱油,也有10W-40的全合成油,但因為全合成油較貴,像10W-40這類偏通勤的用油,使用全合成製造比較少見。


半合成的油不容易做到低黏度、高耐熱,所以50號的半合成油的W數往往是15W、20W較多,市區用會比較黏一點,但半合成油也有優點,就是比較便宜,劣化速率較慢。


打個比方,全合成油可能1000km開始劣化、1100km時油的性能就已經掉到50%,而半合成油雖然900km就開始劣化,但可能到1200km時性能才掉到50%。


所以,全合成、半合成各有好處,全合成是比較適合性能狂、不惜燒錢的人用;半合成則是比較能平均兼顧性能、耐用、價格;礦物油就別談了,價格跟性能差太多了。


我目前都用15W-50半合成,市區用稍黏,不過價格不貴(通勤用油的考量)、耐用度高(荷包的考量)、長途無慮(假日出遊的考量),整體平均性較佳。


10W-60的話,市區用可能還是會感到有點黏,不過耐熱度非常高、不便宜,並不適合通勤用,如果要跑一趟長途來回(例如:環島、半環島之類的),可以考慮用10W-60,這樣整路就不會太擔心機油的狀況。
長途是要選「耐熱」一點的,也就是同樣的高溫下能具有較高的動黏度,這樣在高溫下才不會黏度喪失。



黏不等於耐熱。 如果一款油不耐熱(例如:20W-40),就算他低溫很黏,一旦到了高溫,他的黏度是連50號油的標準都不到;簡單說,有一些黏油,低溫很黏沒錯,不代表他高溫也很黏;你如果是要長途,低溫黏不黏無所謂,重要的是高溫時必需要能維持黏度。


也可以用半合成的,只要後面的號數有50以上就適用,60號的會更耐操。 油耐熱與否主要是看後面號數,而半合成跟全合成只是在一些其他的特性上會有所差異,看你喜歡哪一種..以及願意花多少錢。


不過,以上只是普遍的情況,也是有一些特例的情況:


舉例1:網拍有人在賣「全合成」的5W-50、10W-40等(你去網拍一定能找到),一瓶「不用100元」。 這種油我是沒用過,但像這種便宜的全合成油,理論上都要提早更換(可能500km就要換下),否則劣化後性能下降的速度很嚇人,縱使劣化前或許不錯用,但一開始劣化後會瞬間變成廢油。


舉例2:如果你嘗試去找機油,可能會發現加實多的5W-50黑瓶,這罐算是有品牌中很便宜的全合成5W-50了,但便宜是有代價的...這瓶油並不耐用,800km就劣化,且劣化後性能下降非常嚴重,消泡功能喪失=失去潤滑性。→這只是舉我個人實例,我認為是一分錢一分貨的明顯例子,但不代表其他人的心得也跟我一樣。



也不必像背公式一樣,全合成跟半合成有各自的特性跟優缺點,而不同的號數搭配也各自有各自的特性,如果都能理解,那不管油是全合半合、號數是多少w配多少,統統都能大概猜出這個油的表現如何。


大概抓住幾個重點(我就不用太專業的詞彙了,不然會看不懂):
1. 全合成:劣化前油都能維持一貫的高水準,一般劣化時間都比較慢(較耐用),但一旦開始劣化後性能就會極速跌到谷底;比較能找到低黏度、卻又耐高熱的油;油的成本較高。


2.半合成:劣化前油的狀況不見得能像全合成那樣穩定,性能表現不如全合成優異,劣化時間比礦物油慢、比全合成早,不過油劣化後性能的下降速率也較慢、成本也較低。


3. W號數(油的前號數):代表「低溫」流動性,通常是反應給市區短距離通勤,會希望W值低一點,這樣油不必熱開也能有低黏度下的輕快表現;但如果經過一定距離的駕駛後把油熱開,W號數意義就不大了。


4. 號數(油的後號數):代表「高溫」流動性,愈高的號數愈能在高溫時仍維持低流動性,對引擎保護較好。


5. 乍看之下,前後號數差愈大,例如5W-50、10W60,不就代表低溫好用、高溫也耐操? 沒有錯。但是這種油都不便宜,而且劣化時間可能提早,劣化後的性能下降也可能更快;不過由於10W-60往往是最頂級最昂貴的產品,縱使前後號數相差大,但負面影響一般沒有5W-50那麼明顯。


但記得凡事都有例外,不過不變的是:一分錢一分貨;貴的油,縱使他的極限較高,但如果你用不到那種極限,那也是浪費;便宜的油,必然有他的缺點存在,但如果這個缺點對你你來說不打緊,那用便宜的油也沒什麼不行。


本文轉自   要騎長途應選用哪種機油 ??


http://www.mobile01.com/topicdetail.php?f=266&t=768403&last=8146314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n09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